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 阳光的老乡 实在的小康
跟随“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主题报道采访团,《光明日报》驻河南记者站站长王胜昔从许昌出发,先后到达驻马店、信阳等地,以“行进式采访+蹲点调研式采访”的方式,记录河南人民走向小康生活的鲜活故事。王胜昔说:“每次去许昌,感受都不同,总觉得许昌是一座新闻富矿,怎么挖也挖不完。”
王胜昔寄语本报读者
“老朋友”总有新发现
王胜昔是许昌的老朋友,此前,他已6次去过许昌,街头巷尾、工厂车间、田间地头都有他的足迹,这些足迹也印在了《河南许昌:厚植生态文明》《河南许昌:“初心使命四问”问出了活力》《许昌市委书记胡五岳:建设“智造之都” 优化产业结构》《河南许昌:缺水城市蝶变成“北方水城”》等报道中。
“在河南工作多年,我发现,许昌的各项工作都走在了全省前列,无论是城市建设还是经济社会发展,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探索出了值得其他地市学习的经验做法。”王胜昔对许昌的发展有着深切感受。6月11日,当他走进许昌鹿鸣湖、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心、智慧阅读空间等地,大量鲜活素材催生了《小康路上的“玻璃书屋”溢书香》《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我的小康心里话》《共奔好日子》等“行进式”新媒体作品。
6月15日,采访团赴信阳息县、光山县、新县采访,蹲点调研期间,王胜昔采写了《95后浚县泥咕咕传承人的心里话》《致富路上靠组织 幸福串成串》以及新媒体作品《年轻人不再四处奔波 我们过上了小康生活》,中原大地上的脱贫故事与脱贫攻坚成果以融媒形式呈现。
6月13日,王胜昔(右)在河南驻马店驿城区西园街道文明路社区采访,畅谈文化小康。袁于飞 摄
“小康生活就是有稳定工作,孩子受良好教育,父母有医保”“年轻人不再四处奔波,就是过上了小康生活”“老年人阳光、正能量、身体健康,就是我向往的小康”……基层群众对小康的理解,让王胜昔颇为动容。王胜昔曾在《河南日报》工作17年,后来调任新乡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平原新区管委会副主任,2016年到光明日报社河南记者站。对基层生活的积累以及结识的第一书记等“朋友圈”对此次深入采访很有帮助。王胜昔说:“这次集中采访更加拉近了我和他们的距离,更深地走入他们的生活,所以这次采访的成果会影响到以后很多方面的报道。”
践行“四力”我们在路上
“深入基层,能够感受到群众的脱贫思路和脱贫方式更加清晰了。比如河南新县,明确以生态建设、美丽乡村、红色文化等全域旅游的概念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主抓手。”王胜昔说,这次采访最大的感受就是感觉到有信心,“中原的群众是那种思想上的脱贫,每到一个地方,他们的精气神儿,不管是脱贫群众还是未脱贫的群众,对未来都充满了信心,就是觉得有底气。”
脱贫攻坚实际上也锤炼了党风和政风。“尤其是第一书记,都把自己融入到了脱贫攻坚过程中。脱贫攻坚是识别、锻炼干部的最佳试炼场,群众脱了贫,干部受到锻炼,党和群众联系也得以加强。”王胜昔说。
颇受触动的采访让王胜昔有很多深入思考,“这次主题采访实际上也是践行‘四力’的再启动,将来会长期坚持下去,尤其是作为驻站记者,要扎根基层,践行‘四力’。”
王胜昔深入过“驻扎地”河南的很多基层一线,新乡市平原新区通过谋划万亩桃园和黄河美景生态园等文化旅游项目,不仅实现乡村振兴,还从“清四乱”到“披绿纱”带动黄河生态带建设;民权县王公庄村“一张画十亩粮,骑着老虎奔小康”,其二分之一村民从事绘画产业,在农村文化产业发展路上实现脱贫;新县退休老检察官黄德耀老人,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立志当好红色基因传承者、传播者……这些故事都给王胜昔留下了深刻印象,“用文化来助推乡村振兴,也是《光明日报》关注的对象。”
河南的故事有很多,感人的事迹也有很多,记者本想让他再讲讲自己的故事,他却不好意思地说:“还真是想不起来太多故事,都是咱挖掘别人的故事。”正如他手写的感悟一样:深深扎根基层土壤,与群众心贴心,感知他们的喜怒哀乐,写出火热的小康生活。“其实,只要记者深入基层‘抓活鱼’,就会写出感人的故事。下一步,我们要继续践行‘四力’要求,用接地气的新闻作品报道好、展现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中原大地。”王胜昔表示。
疫情期间,作为党报党员记者,王胜昔一样是“最美逆行者”,他报道了很多奋战在一线阻击疫情的基层工作者。“选择一种职业,就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是基层医务工作者的感悟。王胜昔说,深入基层、践行“四力”就是记者的生活方式。
(责任编辑:刘一文)
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微信矩阵
↓看看更有针对性的细分领域↓
版话儿
版人版语
传媒瞭望
发行观察
广电家
好书品读
印业独家
中国农家书屋
中国出版
↑喜欢我,就点开二维码图片并识别我吧↑